七月流火,北京持续的晴热高温让户外出行成为市民的“烤验”。尤其在半露天的地面地铁站台,热浪蒸腾与阳光直射的双重“烤验”让候车乘客苦不堪言。近日,北京地铁在金海路、文化园等试点车站安装的澳蓝蒸发式冷气机,以“湿帘送爽”的创新解决方案,为乘客带来显著降温效果。
从“汗流浃背”到“立享清凉”:民生需求催生技术落地
“汗就源源不断的冒出来,尤其是湿热的情况下,汗还挥发不出去,那个太难受了。”“我脸上就一直冒汗,然后也擦不掉。就是现在也不敢化妆,就只能素颜,妆也待不住。”“就是很焦躁,只能找一个有遮阳的地方躲在阴影里面等,就想着赶紧到空调房凉快凉快。”近日,北京卫视在几个地铁地面站进行采访,市民们的吐槽道出了地面站台的暑热困境。作为北京地铁网络中连接郊区与城区的重要节点,金海路站采用半露天设计,站台与外界空气直接流通,夏季高温时体感温度常超40℃。
针对这一民生痛点,北京地铁在调研后选择引入澳蓝蒸发式冷气机。这款设备通过“湿帘蒸发吸热”的物理原理,将室外空气经湿帘过滤降温后,以每秒3-5米的风速形成“清凉风幕”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每侧站台均匀分布6台冷气机,两侧共12台设备形成立体送风网络,出风口温度可降低5-8℃。“刚从暴晒的路面走进站台,一股凉风扑面而来,像打开冰箱门似的,瞬间就舒坦了。”乘客的感受印证了设备的实际效果。
科技赋能公共服务:澳蓝冷气机的“绿色密码”
为何选择蒸发式冷气机而非传统空调?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解释:“地面站台空间开放,传统空调能耗高且制冷效果有限,而澳蓝设备无需密闭环境,投资少、降温快、能耗低、维护便捷,是我们的最佳选择。”
从试点到推广:用“小凉风”传递“大民生”
除金海路站外,文化园站等首批试点车站也已完成澳蓝冷气机安装。北京地铁表示,将根据试点效果评估后续推广计划,逐步覆盖全市所有地面及半露天站台。
此次合作并非澳蓝首次服务公共交通领域。作为蒸发冷却行业的领军企业,澳蓝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场、高铁站、公交枢纽等大型公共场所。“公共服务场景对设备的稳定性、节能性要求极高,澳蓝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正是赢得信任的关键。”澳蓝教授级高工何华明总工程师表示,未来将持续优化产品,探索“智能温控+节能运行”的智慧解决方案。
当高温成为城市“必修课”,澳蓝蒸发式冷气机以科技力量为市民撑起“清凉保护伞”。从地铁站台的一缕凉风,到公共服务的温度升级,澳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小产品”如何解决“大民生”。随着试点推广的深入,期待更多市民能在出行中感受这份“绿色清凉”,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。